首页

丽足娇娃论坛

时间:2025-05-28 22:03:13 作者:深观察丨欧盟:希望美国好好谈 浏览量:69139

  刚刚对欧盟发出新的关税威胁不到两天,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口风又变了。

  他25日告诉记者,自己当天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愉快”地通了电话,并应对方要求,决定将原计划从6月1日开始对欧盟加征的50%的关税推迟到7月9日,以便双方有时间就此进行谈判。

  “她(冯德莱恩)说她希望认真谈判,因为……他们必须这样做。”

△《华盛顿邮报》报道截图

  “这种勒索行为是不能容忍的”

  7月9日是美国政府暂停征收所谓“对等关税”90天的截止期限。

  根据白宫4月初宣布的税率,美国原本计划对欧盟输美产品征收20%的“对等关税”。虽然之后因多重考虑决定暂缓征收,但仍保留了10%的“基准关税”。

△彭博社报道截图

  目前距离“对等关税”缓征期结束尚有近一半时间,欧盟与美国的关税谈判还在继续。但或许是因为失去了耐心,特朗普日前突然对欧盟发出新的威胁。

  在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谢夫乔维奇与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23日就关税问题通电话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抱怨说,欧盟在贸易问题“很难打交道”,美欧贸易磋商“毫无进展”。为此,他建议从6月1日起对欧盟商品征收50%的关税。

  对此,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里贝拉表示,美方的这种勒索行为是不能容忍的。

  “我们正在目睹一种在当今时代鲜有先例的现象:美国政府咄咄逼人地将其条件和利益诉求强加于人,就好像其他国家都会屈服于它一样”。

  里贝拉强调,面对威胁,欧盟应该在不让争端升级的前提下坚守立场。“欧盟不会接受完全违背欧洲企业和社会利益的条件”,如果美方最终实施单边措施,欧盟必须做好应对准备。

△西班牙《现在》日报网站报道截图

  “美国提高关税是一种‘双输’”

  从发出新威胁到将威胁延期,美国领导人的新一轮“过山车式变脸”可谓是其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的最新表现。

  说到美国关税的不确定性,美国财长贝森特近日接受采访时曾有过一番“高论”。据他称,在美国与贸易伙伴展开关税谈判之际,美国政府表现出的“战略不确定性”是一种谈判策略,而非缺点。

  “如果我们给其他国家太多确定性,他们就会在谈判中算计我们。”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截图

  不过,很多专家认为,这种“谈判策略”未必高明。

  德国汉堡商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德拉鲁比亚指出,虽然不能对美国的50%关税威胁完全当真,但从本届美国政府反复无常的做派来看,这些关税仍有可能在短期内生效。而对重要的贸易伙伴征收如此高的关税,将导致美国“难以避免地陷入经济衰退”。

△德拉鲁比亚(资料图)

  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欧盟目前被美方加征的关税除了10%的“基准关税”外,还有25%的汽车和钢铝关税。无论等到“对等关税”暂停期满后美方对欧盟恢复征收的是50%的关税还是20%的关税,都是双方难以承受的。

  彭博社的计算结果显示,50%的关税将影响价值高达3210亿美元的美欧商品贸易,一旦征收,将使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近0.6%,物价上涨超过0.3%。

△彭博社报道截图

  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林拜尔25日也警告,美国提高关税对美国经济的危害至少与对德国和欧盟经济的危害一样严重,其引发的后果是一种“双输”。

△德国《今日新闻》报道截图

  当地时间26日,欧盟贸易委员谢夫乔维奇与美方代表通话后表示,欧盟完全致力于在7月9日前与美方达成一项协议。

△美国公共电视网报道截图

  当前,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正率领一个代表团访问美国。他曾强调,欧盟不会在关键问题上让步。

  “如果美国寻求合作与谈判,欧盟总是愿意敞开大门;但如果只是想让我们照单全收美方的要求,那它就是敲错了门。”

  △朗格社交媒体截图

  素材来源丨总台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深观察》

  策划丨王坚

  记者丨杜慧琴

  编辑丨杨楠

  签审丨王坚

  监制丨关娟娟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防部:军费经济与军费管理国际学术论坛在重庆举办

美国也曾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只不过,当全球发展的利益与美国维护自身全球霸主的利益发生冲突时,美国的态度是“合则用,不合则弃”。

【习声回响】一代接着一代干 让绿洲不断向沙漠深处延伸

一件接着一件抓,一任接着一任干。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将其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关心关爱基层的重要举措,先后开展“三服务”“清牌减负”等行动,为基层松绑,给实干赋能。

“丝路古邑·锦绣都兰”亮相2024宁波国际旅游展

合肥5月6日电 日前,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安徽省纪委监委对省纪委监委原一级巡视员谢强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第十届金目奖颁奖典礼暨2024“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启动仪式举行

写这封信的那一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第一次回到新中国,在北京见到了阔别22年的老朋友邓稼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于1964年试爆成功以后,美国报纸上有传言说,美国核物理学家寒春参与了中国的原子弹工程。寒春参加过美国原子弹的研制,在1948年到了中国延安。1971年的那次见面,杨振宁好奇地问邓稼先:“中国的原子弹是不是中国人自己造出来的?是不是有别人帮忙?”邓稼先说要去研究以后再回复杨振宁。

华盛顿举行中国文化节

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党委委员王亚说,将推动以蓝色港湾为代表的重点商圈外卡受理环境优化,并提供广泛覆盖的现金及零钞兑换服务,提升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度。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